專家引領丨李建邡: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片晚霞

——

2020-05-28

前言

蘇州市教育投資有限公司源自教育、振興教育。十八年來,公司不斷發展壯大,投建運營了多所學校,形成了從國際教育到學前教育、從基礎教育到職業教育的發展格局,共同推動著吳中集團教育板塊的蓬勃發展。

公司凝聚了一大批懂教育、有情懷、善管理的教育專家和校長,眾多在各學科、各領域享譽盛名的特級教師、名師和學科帶頭人,他們是蘇州教投在教育領域保持高水平發展的堅實后盾。

為唱響“教育報國守初心、立德樹人擔使命”的主旋律,蘇州教投特別策劃舉辦“蘇州教投年度人物專訪”系列活動,講述蘇州教投人自己的教育故事,以傳播先進教育理念、交流教育管理經驗、展示優秀師生風采、匯報驕人辦學成果。

本次推出第六期“蘇州教投年度人物專訪”——《專家引領丨李建邡: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片晚霞》。


專家引領丨李建邡: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片晚霞

李建邡

蘇州教投旗下東吳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研究員。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江蘇省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蘇州市名教師、蘇州市優秀專業技術拔尖人オ。教壇執鞭近四十載,曾任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副校長,兼任蘇州大學碩士生導師、蘇州市中語會副會長、蘇州市語言學會副會長。先后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勞動模范、江蘇省“五一” 勞動獎章、江蘇省先進教育工作者等,其中獲省級以上獎項10余項。并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先后出版了《學海津逮》《語文教學散論》《教苑漫錄》《古典詩歌的鑒賞和教學》《語文教學論箋》等專著,還參加了《中學語文教案》《名卷導航》《雙向通高考精練》等十余種教學研究和教學參考資料的編寫工作。作為特約編委,他參與了《中國語文教師優秀論文集成》《名師導學ABC》《中國當代語文教學研究文庫》的編寫工作。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作《酬樂天詠老見示》中有這樣一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意思是說: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

2019年9月28日,時任吳中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嶸,吳中區委副書記、吳中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李朝陽等多位領導,到李建邡校長家中走訪時,李校長用這句詩詞來表達自己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的感言。他說:“雖然我現在已經退休,但是,我和教育事業具有割舍不斷的情結,我將在有生之年繼續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古人云:‘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作為吳中區教育學會的會長,我將不辜負領導的殷切期望,為吳中教育事業的發展奉獻自己的一片晚霞?!币堰^花甲之年的李校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作為語文教師,他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教學佳話。如今,雖然已經離開了講臺,但是他仍然活躍在教育界,與教育界的“后浪”們分享著自己寶貴的經驗。


作為語文教師?教學成果頗豐

有過學校生活體驗的人都知道,高三是學生最關鍵的一年,也是任課教師最辛苦的一年。不說那些比以前要多出許多的課務,也不說搜集整理資料的繁忙,只是那巨大的責任就讓人難以承受。而在李校長在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的任課記錄上清楚地記著:1996年,任高三語文課;1997年,任高三語文課;1998年,任高三語文課;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仍然是高三語文課。一屆接一屆的高三,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2003年暑假,校領導考慮,多年的高三連軸轉,該讓他歇一歇了。風聲不知怎么走漏了出去,即將升入高三年級的10多名學生聯名寫信給校長,要求學校繼續安排他擔任高三年級的語文課,更有相當部分的家長直接找到了校長。這下校長犯難了,只好跟李建邡協商,他二話沒說,“只要學生喜歡,我累點無所謂?!?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李校長從事語文教育教學工作近四十年。作為一名語文特級教師,他刻苦鉆研教學業務,長期致力于課堂教學的實踐和探索。語文教學已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深得歷屆學生的信賴和尊敬。在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工作近30年,擔任過10屆高三畢業班的語文教學工作,由他領軍的高三年級的語文高考成績在蘇州市一直名列前茅,其中有5屆高三年級語文成績列蘇州大市第一名。


作為教育界“大咖”?仍奉獻著自己的一片晚霞

李校長經常應邀到各地辦講座,傳經驗。很多老師從李校長身上學到了許多寶貴經驗。有老師在聽取李校長的講座后寫下了這樣的感言:“從李建邡老師身上我看到了老師應該有的樣子,這才是以為真正熱愛教育教學的老師?!崩钚iL還曾受內蒙古赤峰市《函授輔導》之約,撰寫了約6萬字的古代漢語系列講座材料,供邊遠地區的中學語文教師作為函授材料。

2014年,在上級工會組織的關心和支持下,蘇州市總工會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市級勞模創新工作室。作為工作室的領銜人,他以一片赤誠之心,積極主動地組織工作室人員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研究和創新活動。在這過程中,他總是親力親為,實實在在地進行“傳”“幫”“帶”,一批青年教師因此脫穎而出,這對蘇州市的教師隊伍建設也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


作為蘇州教投的“參謀”?對于常昆外他這樣說

作為蘇州教投旗下東吳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的研究員。李校長對正在籌建的常熟昆承湖外國語學校(簡稱常昆外)提出了寶貴的意見,為學校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他認為:蘇州教投旗下的各大中小學校,其教育工作應該努力體現這樣的教育宗旨:即要讓我們的學生“睿智”“成熟”起來,使他們具有由知識內化而形成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包括人的思想、知識、身體、心理等方面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每個生命個體都能得到健康而又合乎規律的發展。

常昆外作為蘇州教投的全新力作,是蘇州大市范圍內又一所高端國際化學校,由蘇州教投全面管理。學制覆蓋從幼兒園到初中。在常熟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列入2020年蘇州市級重點服務類項目。而對于這所政府關心、家長期盼的學校,他認為必須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一、教師隊伍的專業化

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程度決定了學校的發展水平,因此,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應該作為學校工作的永恒主題。一是外引,在全國范圍內招聘著名校長組成以學科帶頭人為主的核心管理和教育團隊。二是內培,一方面積極實施名師工程,力爭在3到5年內打造出一批省、市、區學科教學的名師??梢姥鞍l現苗子—定向培養—提供舞臺—校內認同—總結提升—表彰激勵—發揮效應”的培養路徑,建構高素質的名師師資群體。另一方面,積極推進青藍工程,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采取多項舉措,如師德師風建設、課堂教學比賽、教育教學業務培訓,教科研工作指導等,為青年教師成長開創多元化的培養路徑。??????


二、教育管理的精細化

精細化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核心工程。一所學校能否成為精品學校,關鍵在于學校是否具有精細化、高水平的教學管理。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成于易”。如果我們在學校管理中把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必然會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更上新臺階。

推行精細化管理要做到:“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我們要完善管理網絡,健全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規范,落實管理舉措,每一個步驟都要用心、細心、精心、耐心,每一個環節做到環環相扣,力求精細,把每一項工作都做成精品,才能切實把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

學校的精細化,涉及到諸多層面:如師資隊伍、學生管理、教學流程、后勤保障、基礎建設等方面。我們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去探索和實踐,并需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長期堅持就會形成習慣,良好習慣就會成為品質,這種品質最終對我們的學校和教育事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課堂教學的高效化??

課堂教學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校的辦學質量和人才的培養,因此,我們要重點關注課堂,研究課堂,想方設法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化。一是要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具體要做到'五個還”)。二是要設置多元的問題情景,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理想的教學境界。三是要重視課堂教學的過程管理,實施“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方略,以切實提高課堂的效能。四是要采用多元教學方式,如合作探究、問題討論、質疑問難等,活化課堂教學氛圍,營造有情感、有趣味、有活力的生動的課堂教學境界。?


四、課程設置的多元化

課程建設是學校建設的重大任務,抓住了課程建設,就是抓住了學校建設的牛鼻子。一般而言,一些優質學校,都十分重視課程建設,他們都有自己具有特色的課程架構。因此,我們作為一所具有品牌追求的新學校,必須同樣將課程建設放在學校建設的首要地位。要有學校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組織網絡、課程設置的具體構想和實施方案。

學校課程設置,一般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我們要按照相關規定,嚴格執行國家的課程標準,開足開齊國家課程,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地方和學校特點,開發出具有特色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我們可以構建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生理特點,符合學生全面發展需求的以品格教育為主線的課程體系。包括義務教育階段必修課程、國際課程、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社會實踐課程、科學實驗課程(如機器人,興趣實驗,場館教育等)、社會體驗課程(進大自然,進社區,進企業)、藝體修養課程、破解教學難點和重點的引橋課程等課程。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的課程品牌,使學校教學別開生面,走出自己的獨特的辦學之路。?


五、教學方式的智能化

智能化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教育行業也迎來改變,邁入智能教育階段?,F在人工智能在教育行業的應用已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業的應用,主要包括教育環境、教學裝備、教學模式的智能化等方面。如現在被廣泛提及的智慧校園、智慧課堂、互聯網教育等均是智慧化教育的體現。推動實施智能教育,可以提高人才培養規格,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推進課程與教學改革,豐富學校建設的內涵。

作為一所新創辦的學校,我們要在教育智能化方面加強頂層設計,要廣泛吸納兄弟學??少F的經驗,并據此制訂切實可行的適合學校實際的具體規劃。按照統一協調、多措并舉的原則,推進學校智能教育的各項工作,使常昆外的智能教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